如何分辨孩子是否有近视的倾向?出现这六个信号,快带娃找眼科医生看一看吧!
眯眼:
眯眼时,眼睑会遮挡部分瞳孔,减少弥散光线,减少散光影响,从而暂时提高和改善视敏度,使物体看得更加清晰一些。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出现经常眯眼看东西时,需考虑是否为近视的早期表现。
眨眼:
频繁的眨眼,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近视,增加视力的清晰度。
揉眼:
当孩子们看不清目标时,常常用手揉眼睛,企图更好地看清。
皱眉:
皱起眉头,希望使双眼部“用力”,以此来改善视力。
歪头:
常发生的是歪头看电视,歪头时可减少部分弥散光线的干扰和影响,有些孩子甚至会养成歪头的习惯。
扳眼:
少数孩子在看不清远处目标时,常用力将外眼角的皮肤向外扳扯,达到同歪头、眯眼一样的效果。
如何做好近视防控
近视可防可控,在日常中,家长不妨督促孩子做好这几点:
多一些户外活动
有研究,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呈显著相关,户外活动每增加1小时,屈光度偏向远视0.17D,眼轴缩短0.06mm,户外时间少、近距离工作时间长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是户外时间、
近距离工作时间短孩子的2.3倍。因此,建议孩子的户外活动时较好每天不少于2小时,或每周累积达到14个小时。
减少近距离用眼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,孩子完全不接触,是不太可能的,但家长可以注意以下几点:一是电子屏幕尽量是选择屏幕大一些的,屏幕亮度应与环境亮度相适应,眼睛距离电脑屏幕不少于50厘米。
二是注意控制接触屏幕的时长!对于学龄儿童青少年,建议娱乐性视屏时间每天累计≤2小时,较好≤1小时,线上学习时间,小学生每天累计≤2.5小时,每次≤20分钟,中学生每天累计≤4小时,
每次≤30分钟。观看电子屏幕时,较佳的建议是“20-20-20”口诀,即:每过20分钟让眼睛放松一下,望向6米外(20英尺),抬头眺望至少20秒以上!
另外,纸质学习对眼睛造成伤害虽然相对较小,但是如果学习姿势不端正、用眼时间过长,同样也是会容易引起近视的,所以在看书写作业时,也是要注意用眼卫生,保持合理的用眼距离,
做到“一尺一拳一寸”,看书学习持续用眼时间较长不**过45分钟,连续用眼20-40分钟后应注意休息远眺几分钟。
**家庭照明过强或过暗的光线,都会给眼睛带来不良的影响。因此,孩子在学习时,如果光线不足,除了打开房间顶灯照明外,还要注意通过台灯辅助进行双光源照明,台灯应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,
避免眩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