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,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。以前小学班上也就个别几个同学戴眼镜,现在小学高年级一多半都会带上眼镜,甚至幼儿园里也常看到戴眼镜的孩子,小眼镜儿”们的平均年龄越来越低,
镜片越来越厚。很多家长对孩子近视增长并不重视,认为孩子近视了配副眼镜就可以了,有些家长甚至连眼镜都不给孩子配,任由近视发展。发现孩子出现近视一定要尽早控制,否则危害会很大。
近视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?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。当眼睛在调节放松状态下,平行光线进入眼内,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,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,称为近视眼。若光线的焦点无法落在视网膜上,则称为非正视,
也就是屈光不正。
近视会导致孩子裸眼视力下降,影响上课学习,近视眼的眼轴逐渐拉长,眼球**,晶体调节力下降,孩子常常会感到用眼非常疲劳。同时近视度数**过600度形成高度近视,容易造成眼底变化,
严重可能导致视网膜萎缩,视网膜出血等。
从孩子6个月起,家长朋友们就应该带孩子进行规律性的眼保健和视力筛查,给孩子建立起一份屈光档案,每年不少于2次。对于一些远视储备少,或是伴随有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,
或是近亲有高度近视病史的孩子,我们称之为高危人群,更应该严格执行每3个月一次的视力检查,可以早期发现问题,早期干预。
增加户外活动对于没有近视的孩子来说,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是避免近视发生的重要手段。一般建议学龄前期的儿童保证每天至少1.5-2小时的户外活动,学龄期的儿童因为用眼负担的加重,
户外活动的时间也应随之延长。